久雨初晴,塔吊如林,在广州市番禺区石楼镇,由中建三局承建的渔港安置房项目上专业的网上股票配资,装修的热潮与钢筋的轰鸣交织,涌动着以“智慧”为名的安心。日前,以“人人讲安全、个个会应急——查找身边安全隐患”为主题,2025年广州市番禺区房建工程“安全生产月”活动安全质量文明施工暨智慧工地现场观摩会在此举行,近300名行业代表慕名而来,共同探访这座镶嵌在沿海经济区的“明珠”。
(直击安全“智慧密码”!广州渔港安置房迎数百人观摩,解锁平安建设新样板,时长共1分05秒)
直击安全“智慧密码”!广州渔港安置房迎数百人观摩,解锁平安建设新样板
智慧“天眼”:工地的每一粒砂子都在掌控中
步入工地大门,瞬间感受到的并非是尘土喧嚣的杂乱,而是秩序带来的清爽与安全氛围。项目指挥中心的巨大电子屏幕墙,实时展示着工地的脉搏:清晰的分割画面里,5栋正在“节节攀高”的住宅楼轮廓初现,工人们规范作业的身影、材料运输车的流向、甚至关键部位的施工细节都清晰可见。“这套智慧工地管理平台,结合BIM技术,整合了实名制管理、AI视频监控、水电监测等上百个信息触点,实现了对工地安全、质量、进度、环境的‘全息掌控’。”项目负责人唐泽冬介绍。
安全在指尖:看得见、摸得着的“黑科技”
项目通过“云电管理平台”搭配装有“智慧断路器”的智能配电箱,像24小时电子管家一样,时刻监测漏电、过载等隐患,能远程控制授权、自动切断危险电源、分析用电问题,让电气火灾、乱拉电线等老大难问题迎刃而解,用电安全省心省力。办公区屋顶的50KW光伏发电板,白天能顶起空调、照明等用电高峰,既省电费,又践行绿色低碳。
大型设备管理更“聪明”。塔吊装备了安全监控和防碰撞系统,数据直接连到市监管平台,动作安全尽在掌握;高清“吊钩可视化”摄像头,让塔吊司机看得真真切切,消除盲区危险;指挥人员配备执法记录仪,全过程可查、可溯。
消防安全也用上“黑科技”,现场部署的自动跟踪定位灭火系统堪称“智能消防兵”,能360°火情扫描,一发现苗头立即报警,瞬间锁定火源,并自动调转水炮精准喷射灭火,大幅缩短反应时间,把火灾控制在萌芽状态。
这套“科技+机制”的组合拳,织就一张全覆盖的安全防护网,让每一个环节都在可控保护之中。
为渔民筑梦,让安居更有“底”气
“这每一栋楼、每一套房子,都承载着渔港渔民安居乐业的梦想。”石楼镇政府代表在现场讲道。项目作为“番禺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”的关键配套民生工程,将提供逾千套高品质安置房和一栋现代化的幼儿园。项目运用“智能建造”技术实现安全、高品质快速建设,正体现了政府对渔民群体的深切关怀——不仅要让他们“住得上”,更要“住得安全、住得舒心”。观摩者纷纷表示,这里的安全管理不再是冰冷的规定,而是看得见、摸得着的技术保障和实实在在的管理温度。
观摩者的脚步渐远,轰鸣的塔吊声却愈发坚定地回荡在番禺的海岸线。渔港安置房项目的一砖一瓦,是用智慧攻坚的“硬实力”和回报属地的“深情结”,印证着中建三局对“安全至上”信条的恪守,和深耕番禺、建设番禺的不变承诺。当渔民们未来推开窗棂,映入眼帘的不仅是碧海蓝天,更有政企同心、用科技和责任交织成的那份看得见、靠得住的安心守护。
【供稿单位】中建三局
【频道编辑】李卓华 李拉
【文字校对】华成民
【值班主编】刘树强 刘龙飞
【文章来源】南方杂志党建频道
源顺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